皖南医学院

报刊:《皖南医学院报》

内容搜索

标题导航

  • 滴滴热血浇灌生命之花

    摘要:在乍暖还寒的三月,我们有幸进一步了解了年四辉老师。这位身材瘦高、衣着朴素的老师,用他执着的献血之举传递着爱心,温暖了社会。那一副方形眼镜下满含笑意的眼睛,给人以亲切和随和感...

  • 我实习,我成长

    摘要:有学妹给我发邮件问:“学长,我总觉得在学校里学的东西都是那么刻板,也总会在期末的时候突击性地在脑子里塞根本理解不了的知识。勉强凑合过了考试,可是假期回家家人向我咨询的时候我...

  • 激情三月 皖医学子心手相传“正能量”

    摘要:三月,我校各团学组织积极行动,集中开展了清洁校园、关爱弱势群体、保护环境等一系列有意义、有价值、卓有成效的志愿活动。奉献爱心,服务社会,心手相传“正能量”;从校内到校外,践...

  • 排除坏心态 保持好状态

    摘要:每天往心里装垃圾还是装阳光,取决于心态。下面5种心态会使我们的内心充满烦恼而少有快乐。1.冷漠心: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。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丛林中,在越来越多的骗局面前,人们纷纷...

放大 缩小 默认

教师风采(栏目)

滴滴热血浇灌生命之花

——访药剂与生药学教研室年四辉老师

   期次:第237期   作者:卞福勤潘星月   查看:26   
   在乍暖还寒的三月,我们有幸进一步了解了年四辉老师。这位身材瘦高、衣着朴素的老师,用他执着的献血之举传递着爱心,温暖了社会。那一副方形眼镜下满含笑意的眼睛,给人以亲切和随和感。
    1997年,刚步入大学的年老师偶然在街头看见采血车上“无偿献血,无尚光荣”的标语,还有那些因缺血而无法得到救治的画面,他没有多虑,毅然捋起袖子,看着涓涓鲜血在针管中流动,感觉一个个鲜活的红细胞如有力的心脏在跳动着。从此,他就与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    当我们问及是什么促使他登上采血车,开始长达15年的献血之旅的时候,年老师腼腆地笑着说:“当时只是单纯地想急人之困,没有太多的想法。”多么朴实地回答呵。也许当时年老师并没有对献血有充分的了解,但血袋中映射的鲜红的生命,给了他关爱他人的动力。
   在与年老师的交谈中,我们了解到,年老师在读研期间,先后在合肥、昆明、南京、芜湖等城市参加捐献全血,还多次捐献成分血和血小板,并于2010年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。据不完全统计,其无偿献血共计约7200余毫升,将近其全身血量的两倍。“只要身体健康,只要符合国家献血的规定,就坚持献吧!”,年老师扶了扶眼镜说。 谈及相对十年前自己对献血的看法有什么改变,年老师说:“当初就是想着能帮助别人,献得多了,就认识到献血更需要社会责任感,当你看到你的血液救了更多的人,会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。”
    问及献血生涯中令其印象深刻的事,他笑着说,深刻谈不上,遇到就尽自己的力量去做了。记得当年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妇产科一名孕妇难产,急需要B型血小板,而当时年老师在市中心,当他听到这件事后,同样是没太多的想法,直接奔到医院,当时医生还很惊讶地问他:“你怎么会这么快!”他对生命的责任和尊重总是让这一切变得理所当然。
脱下了第一次献血的青涩,10余年的献血之旅沉淀的是一份爱的责任。
     为了方便献血,救治更多的人,年老师与芜湖市中心血站建立联系,以便定期应急献血,同时他也从血站了解到,血站每年的某个时段都会出现“血荒”,导致大多数病人在急需血的情况下,被迫“互助献血”。所谓“互助献血”,就是由家属献血,但这个血源范围太窄了,可能有些家属由于种种原因达不到献血要求,很多病人就因为这个而得不到及时的救治。
    “当时看见这种情形让人觉得很心酸,很无奈,如果献血人多一点,就不需要互助献血了。”年老师的声音低沉了,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。他明白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渺小的,需要更多的人加入进来。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2006年12月,在年老师的指导下,芜湖市高校第一个“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”创建起来了。协会成立至今,协会无偿献血达7432人次,捐献血液1847700毫升,志愿服务时间共计11440余小时,他们用热血践行着奉献社会的皖医精神。谈起创建初衷,年老师说主要是想建立两个平台,一是宣传平台,通过这个协会的宣传,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献血并参与献血;另一个是应急平台,在“血荒”时刻,号召更多的人为挽救生命贡献一份力量。
    年老师在担任2006级制药工程专业兼职辅导员期间,他的一言一行不断地感染着身边每一位学生,其所带的班级90%的学生参加过无偿献血。2008年,有2名学生获得了芜湖市无偿献血铜奖。年老师兴奋又不乏幽默地对我们说:“现在我这还保存着两位学生的献血证,他们只是默默地做,不为加学分,不为功利。就像大家都说的传递正能量嘛!”他还建议更多的人无论献血与否,多去血站看看,体验人间冷暖,也会慢慢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能做的还有很多。
   “坚持献吧!”这是年老师说的最多的话,多么简短的一句话,却是如此的沉甸甸。在他漫长的献血之旅中,他并不感觉孤单,因为他把爱给了别人,却收获了生命的快乐,一个人的人生因此得到无限延伸。(校报记者:卞福勤、潘星月)
放大 缩小 默认

皖南医学院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5167次访问,全刊已有1830469次访问